现在时间: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潼城事 > 大美零口 > 正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之二胡制作传承人零口段伟章

作者:宋渭涛 来源:骊泉影像 日期:2020/9/6 18:52:48 人气:1867 加入收藏 评论:5 标签:

2020年8月29日,秋风徐徐,暑热未散,我们一行走进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零口街道办事处西段村,拜访了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作二胡而远近闻名的人,他就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制作专业委员会会员、二胡制作技师段伟章先生。

_K1W1343.jpg

他继承、创新、改型、创造的关中二胡制作技艺,不仅把二胡制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也为二胡的演奏做出了贡献。

_K1W1347.jpg

段伟章先生,1945年生,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零口街道办事处西段村人,渭南供电局退休职工,小时候村里有位给生产队养牲口的老艺人,平时爱好拉板胡、二胡,于是每天放学后,段伟章就赶去听老艺人演奏,慢慢就学会了拉二胡。出于对二胡的热爱,但又没钱买,段伟章便开始自己摸索制作,小小年纪就用简单的材料造出了一把自己的二胡。上中学时就参加乐队伴奏。

_K1W1348.jpg

在渭南参加工作之后,段伟章也并未放弃对二胡的热爱。有时出差,他便到上海、苏州、北京各地的乐器厂参观学习,也曾多次拜访剧团名师,请教各式胡琴制作。在此期间,段伟章也制作了不少二胡,供自己赏玩和分赠友人,更有不少艺人请他修理乐器。60年代初,拜渭南地区秦腔剧团著名琴师张满堂为师,基本上掌握了二胡制作的技艺。直到1995年退休时,他全身心投入二胡制作,通过悉心摸索,他把传承、发展二胡文化打造渭南精品当成了一项事业,当作自己的责任。他认真学习传统二胡的制作方法,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精心制作,创新了关中二胡制作技艺。

关中二胡看起来结构简单,制作起来有200多道工序。其中许多关键的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这不仅考验技师的思维思路,更是考验技师的眼力和手劲。

首先是按照设计的要求选料。要选择高档的红木,野生和养殖的蟒皮、紫竹和上好的马尾。

琴筒的制作:把选好的红木板材打磨找平,按照制作的样板划线、加工。胶合,在胶合好的的琴筒上划线刻花,制作音窗、琴托。蒙皮是二胡制作最关键的工艺,用蟒皮(如越南蟒皮)非常讲究,一张大蟒皮只能制作几把关中二胡。二胡的音质、音域和音色,都有蟒皮来决定。蒙皮时,先按设计大样大小在蟒皮上划线,然后剪裁、浸泡,用模具将蟒皮蒙在琴筒上。

琴杆的制作:把选好红木材料(如楠木、紫檀、泰国红木等)烘干、校正,按照设计的尺寸加工成型。成型后按设计的龙头大小沾木,晾干用手工(或电脑)雕刻。按设计的尺寸打孔、烫维度。制作琴轴先把选好的料沾上骨片,加层,然后细加工、刻花纹。

琴弓的制作:把选好的紫竹用酒精灯加热、成型。然后打孔、上弓尾,加骨片(如骆驼骨),上马尾(如新疆的马尾)。马尾做的弓弦要一根一根数过,每一根琴弓上要用520根。

把加工好部件抛光,然后安装:先把琴杆和琴筒安好,再安装琴轴、琴托、上琴弦、 琴弓、系千斤、试奏。一把关中二胡就做好了。

在二胡制作中,他继承传统大胆创新,用牛角做原料,给二胡增加了一个音箱,做成“重胡“,使二胡的音色更加柔美。“重胡"的传承、创新、试制成功,受到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肯定。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重胡” 被乐器制作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命名为”奥胡”。

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项民间技艺,段伟章先生躬亲传授,悉心指导两位西安和临潼的后辈学习关中二胡的制作技艺。只要有愿意学习的学生,段伟章都免费来教,为这门手艺可以绵延传承,他毫无保留倾心相授。拼接着爱的教育,满怀着希望,关中二胡制作技艺,在不断传承中越来越厚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充满活力,不断的走向辉煌,不断的发扬光大!



摄影师简介:宋渭涛,笔名骊泉,陕西临潼人,中共党员,经济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陕西渭南市副首席代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人民摄影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渭南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希帕图片社签约摄影师,IC photo签约摄影师,摄影作品和文章多次发表于《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杂志、《人民摄影报》、《中国金融工运》、《中国城乡金融报》、《照相机》杂志、《渭南日报》、《华商报》等报刊杂志网络,著有《Lightroom CC 入门与应用技巧》,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渭南分行。

本文网址:http://lingkouxinxi.com/show.asp?id=829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关于本站 | 街办职能 | 站长本人 | 网站地图 | 不良信息举报 | SiteMap

客服QQ:1304156118(同微信) 邮箱:lingkouxinxi@qq.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零口网 - 版权所有 - 陕公网安备61011502000040 - 工信部陕ICP备15013078号-1